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历史学学士
一、专业发展历史与成就本专业是应用史学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创立于1978年。1987年开始应用史学人才培养的探索,是我国最先开办文物博物馆方向的历史学专业之一。20余年来一直坚定地将为首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成绩显著。专业建设方面,2009年本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评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作为骨干专业建立的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本专业的教改成果《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服务首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专业特色和优势
1、先进的理念、鲜明的特色。秉承“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服务首都”的专业建设理念,面向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第一线,培养历史学基础扎实,具有人文素养、科学思维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具备从事文化遗产研究、调查、评估、管理、保护、利用等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文物局系统的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文化部系统的各级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和古村落保护机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行业以及历史教学与研究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构建了以历史学基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校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三组课程群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精心设计了四个模块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文化遗产参观与解说、文化遗产调研与实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行业实习4个模块贯穿四个学年,具体内容有市内博物馆解说、外省市文物点参观、校内非遗手工技艺学习、校外文化遗产调研等等。实现了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的模块化、全程化。
搭建了多基地、多院校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拥有首都博物馆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多家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将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大项目相结合纳入到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变得真实、高品质和有意义。2015年,在故宫博物院等校外行业导师的指导下,将学历制与师徒制相结合,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试点班,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还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等高校有密切合作,在学期间,可以通过交换生、夏令营、联合考古发掘等方式前往合作高校进行交流。。
2、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融通的教学团队。本专业所在的历史文博系现有教学团队实力较为雄厚,有正教授3人,副教授8人,校内人员高级职称比例占到78%,有博士学位人员占到86%,已经拥有“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文化史”市级学术创新团队,本专业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人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等众多荣誉称号。此外,还聘请有20多位来自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古建研究所等北京市文化遗产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3、有力的学科支撑。本专业所依托的专门史和考古学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专门史为校级重点学科,考古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在全国并列第9。自2007年开始本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生近70名。拥有北京市文化局命名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考古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也是我校北京学研究基地、京台文化研究中心等市级研究机构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北京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社会文化史等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在学界拥有较大影响。
三、行业影响与就业方向
1、行业影响:本专业已经成为首都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首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历届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加了一系列北京市政府委托的文保项目,如2005级学生参加了东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6级学生参加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2007级学生参加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状况调研,2008级学生参加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2009、2010级学生参加东城区历史建筑调研等项目,目前正在完成北京市文物局委托的北京市核心区文保单位使用现状调查等工作,在真题真做中学生们提高了专业素质、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协作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5年就业率均为100%,专业对口率80%以上。我们的毕业生遍布首都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企事业单位,如国家博物馆有本专业毕业生18人,故宫博物院13人,首都博物馆20人,中国书店(包括其旗下拍卖行、出版社、古籍收集、修复、复制等部门)38人,社会声誉良好,许多人成为领导和骨干。
2、就业方向:文化管理机构、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文创公司、文物景点、旅行社、图书馆、古籍书店、拍卖行、中小学等。
四、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艺术概论、文化遗产学、考古学、文物学、中国民俗学、中国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遗产政策与法规、文化遗产调查与评估、传统手工技艺实践、中国文化史等。 |